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浅谈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预防性措施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存世的文物较多,这些文物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国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也是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文物的

我国历史悠久,存世的文物较多,这些文物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国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也是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文物的保存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和威胁,很多文物已经悄然消失,因此,加强文物收藏和保护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之一。

一、预防性保护的概念

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时在1930年被提出的,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中,保护和修复的意义各不相同,比如,在预防性保护中,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控制,防止损害的进一步发生,只有保护处理不足的情况下,才使用修复手段,使藏品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陈列状态。

在文物的收藏及陈列过程中,光线、温度、湿度对文物都有可能造成损坏,在可预测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各类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建立有效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机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预防性保护的意识,确保文物收藏状态良好。

二、文物收藏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常见的光辐射、温湿度、污染气体、有害生物等都是主要的影响文物收藏的因素,光辐射主要对纸质及纺织品、漆木器的影响较大,光辐射会导致文物的颜料及色泽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导致物质的整体遭到破坏;温湿度对于纸质、木质、铜器、铁器的影响较大,这些材质极易受到温湿度的影响出现形状及质地的变化,最常见的有纸制品的墨迹晕散,铜制品发生锈蚀等;污染气体主要来源于展柜的密封性不好,或者外部的污染性气体等;除此以外,有害生物中的微生物是造成文物收藏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破坏难以用肉眼发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对于预防来说难度较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仪器也越来越多,但是无论是器材研发还是技术推广,对于文物保护来说,力度都不足,所以,我国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中应用的技术水平仍旧相对滞后,同时,专职的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相对不足,虽然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文物保护的相应课程,但是毕业生总量较少,且偏远地区的博物馆很难吸引到专业型人才,除此以外,现有的保护人员培训较少,对于先进的预防性保护手段学习不足,导致文物收藏和保护过程中预防性保护不足。

三、预防性保护的有效途径

文物的收藏和保护中的预防性保护首先要遵循科学性、预见性及经济性的三项原则,预防性保护对文物来说是一种事前保护策略,现有的保护手段主要借助于以往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防性保护需要更具科学性,比如在分析文物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遵循专业人员的保护建议,通知制定相对完善的预防性保护方案,有效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同时,预防性保护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要遵循预见性原则,在预防性保护的部署过程中要根据文物藏品的各项价值特点来进行。不仅如此,预防性保护要尽量遵循经济性的原则,以较低的经费支出达到更好的预防保护效果。

其次,加强文物收藏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可以通过安装空调、干燥器等设备来对文物收藏的周边环境进行调控,在这一基础上尽量控制光源的使用,比如安装自动感控系统,只在有人的时候亮灯,同时,做好定期通风和气体净化,尽可能地保持管内环境干燥,预防虫害及细菌带来的文物损伤。除此以外,可以加装文化预防性保护环境监测系统,根据文物的保存要求来设定数据预警,在靠近文物主体的部位加装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真实,预警及时,通过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制定预防性保护工作计划,根据数据变化来进行文物收藏和保护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展。

第三,加强预防性保护相关人员的保护意识,同时进行相应的定期培训,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性,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敬业意识和相关的预防性保护技术,除此以外,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预防性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第四,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建立预防性保护信息的交流平台,在沿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了解国内及国际上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同时可以与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交流预防性保护的知识,对于有争议的方式进行讨论,最终群策群力,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性保护方案。

第五,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防性保护措施的前提先,制定合理的文物应急预案,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危害降到最低,比如,地震、火灾、盗窃中如何进行文物的保护,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帮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操作,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同时,与公安、消防等政府部分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确保应急预案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qikandaodu/2021/0216/543.html



上一篇:文物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
下一篇:新形势下承德市文物传承与保护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