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此人是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后来为何放弃这个职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此人是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后来为何放弃这个职业,成为上将的? 文/无计读史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他的命运可能是一番截然相反的面貌,甚至有可能成为近代中国知名的文物鉴定专家

此人是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后来为何放弃这个职业,成为上将的?

文/无计读史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他的命运可能是一番截然相反的面貌,甚至有可能成为近代中国知名的文物鉴定专家。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毅然决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之路,而是选择了去作为一名军人,拯救民族与水火之中,他就是开国上将之一的王新亭将军。在新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很多人向王新亭一样,为了民族大义而选择弃文从武,因为他们坚定地相信,只有通过革命的道路,才能够真正的迎来中国的解放,迎来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王新亭祖籍是湖北,小时候他的家庭比较贫穷,再加上王新亭一共兄弟姐妹七人,这边更加重了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的负担。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王新亭的父母还是让王新亭去读了书,一直到王新亭小学毕业,家里实在负担不了一家人的支出,王新亭也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学习旅程。辍学之后,经过亲戚朋友的介绍,王新亭去到了一家当铺成为了一个学徒。王新亭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当铺的老板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平时对王新亭就非常的不错,而且还积极地教他一些鉴赏古玩字画的知识,王新亭也非常好学,而且又非常的聪明,所以不久便掌握了很多关于古玩字画的知识和鉴定技巧。而王新亭在这家当铺一共待了大概十多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让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学徒变成了一位鉴赏文物的行内专家。但是正当所有人以为他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驰骋的时候,王新亭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料之外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参军。

这一时期的中国处在混乱不堪的时代里,到处都是炮火云烟,军阀之间割据混战,许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新亭认为,自己当一名文物鉴定专家虽然可以衣食无忧,但是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没有任何的帮助。只有参军,用革命的手段,重塑一个新的国家,才能真正的让民族有希望。正是出于这种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他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鉴定专家的职业规划,而是跟随红军一起走上了一条曲折蔓延的革命之路。

不过让王新亭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虽然自己参军当了兵,但是自己鉴定文物的本领并没有因此而荒废。因为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队伍打仗的过程中,国民党反动派败阵之后撤退时留下了很多文物,王新亭发现后便立即报告给了上级领导,并将这些文物保护了起来。这其中有很多价值连城的古董,如果不是王新亭,这些古董可能难逃被毁的命运,所以他为我们国家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身为一名军人,尤其是作为一名高级的战略指挥官,王新亭的军事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经多次和陈赓将军默契配合,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重创。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山西等地的过程中,王新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能够拿得起枪上得了战场,而且还能够鉴得了宝当得了专家,也算是新中国革命建设时期为数不多的一位文武双全的全才将军了。1955年,王新亭被授予上将军衔,也属于实至名归的一位将军了。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虽然没有在鉴宝的职业道路上没有继续发展,但是在军队当中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建设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0/0912/434.html



上一篇:从大维德至正型元青花瓶,来了解元青花瓷器的
下一篇:康熙墨地素三彩之鉴赏|稀如晨星墨地素三彩,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