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刘勤:从许元墓出土文物漫谈北宋士大夫的风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93年10月,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在建设白沙二村工程中,发现一座宋代土坑木椁墓,文物部门从墓中清理出一批随葬器物。 经考证,墓主人为北宋名臣许元。从出土精美的茶具、文房等文

1993年10月,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在建设白沙二村工程中,发现一座宋代土坑木椁墓,文物部门从墓中清理出一批随葬器物。

经考证,墓主人为北宋名臣许元。从出土精美的茶具、文房等文物中,我们可以一窥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风雅生活。

一、北宋名臣许元与仪征

许元(989—1057年),字子春,原为宣州宣城人,徙居泰州海陵,后因任江淮荆浙发运使,迁居真州(今扬州仪征市)。在任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判官十三年,为庆历名臣。

宋代真州作为漕运咽喉,是朝廷江淮荆浙发运司治所。“真当东南舟车之会,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岁漕米六百万石,供亿京师。”

宋仁宗庆历初年(1041年),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荐许元出任江浙荆淮制置发运判官。许元“为吏强敏,尤能商财利”,“其术长于治财”。在任达十三年,对漕运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故事,明约信,令发敛转徙,至于风波远近迟速赏罚,皆有法”。

因其在担任发运使期间的功绩,由判官为副使、发运使。后调到京城,为侍臣御史,官至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天章阁为宋皇室藏书机构。学士、直学士、待制均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天章阁待制官阶为从四品。


▲ 北宋荷叶钮青白釉茶罐

二、许元墓出土器物及特征

1.荷叶钮青白釉茶罐

盖呈荷叶形,边缘微上翘,上有一弯曲状蒂形钮,盖内出一凸棱,卡在器口内。器身作子母口,圆唇,短颈,长弧腹,饼形足。内外施青白色釉,釉色莹润。此罐用途应为放置茶末之用。

2.桃形银茶匙

匙面呈桃形,身浅。柳叶形柄,扁方较长上起三棱,柄首向下斜折,呈圆形方孔铜钱形,正面穿下有半星。背面刻有“开元通宝”铭文。

3.如意铲形银茶匙

匙面呈如意铲形,微凹,上有两个穿孔。柄细长,两端各有七个凸棱呈竹节状,中间弯曲呈弓形,上起脊,柄端镂雕五瓣莲花,花蕊上浅刻一龟,上有两环。


▲ 左 北宋桃形银茶匙 右 北宋如意铲形银茶匙

4.青白釉刻花牡丹纹渣斗

上部形状如盘,下部呈盒状,中部束腰。撇口、短直颈、折肩、鼓腹、饼形足(见图4)。口沿内刻缠枝牡丹花纹,刀法简练,线条自然流畅。造型端庄,胎质细腻坚硬,通体施青白釉,釉色莹润。

5.“高阳子春”铭紫端砚

砚呈长方委角形,砚池为斜坡面,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四周内敛。砚面有金黄石眼两颗,位于砚池之上。砚背内凹,上刻铭文三行十二字:“圣宋庚寅岁高阳子春书府记。”行草书,字体流畅,用笔洒脱。石色青紫,质地细腻温润。


▲ 北宋青白釉刻花牡丹纹渣斗

6.雕花石印盒、铜印

盒分三层,长方体,子母扣。盖呈盝顶。盖面上以斜格纹为底,高浮雕莲花、莲叶纹。第一层四侧面以菱形开光,内刻四朵对称的莲花。第二层中间有一长方形穿,边栏有墨书题记:“明道二祀岁次癸酉上春□□□阳。”四外侧面刻孔雀穿牡丹纹。第三层四外侧面刻鱼戏水藻纹。圈足外撇,上刻莲瓣纹。石质呈紫褐色。

印盒内置两枚铜印。一件印面长方形,直柄,印文阳刻篆书“高阳许子春私印”。另一件印面方形,直柄,印文阳刻篆书“许”一字。


▲ 北宋“高阳子春”铭端砚

7.刻花蓝玻璃天球瓶

方唇,平沿,口微侈,直颈,球腹,圜底。颈部刻有两道凹弦纹,器身及底部刻有不规则纹饰,间以两周弦纹。通体呈蓝色,半透明。

8.鎏金铜带扣

由两件长方形铜片铆制而成,通体鎏金。带扣平面呈长方形,一端弧边,上有铜钉固定,一端为椭圆形铜环,两侧有轴。一件素面。一件四周边沿刻卷草纹,中间依外廓开光,以鱼子纹为地,中心是三狮戏球纹。背面刻有“贾家造”三字。铜环上刻有精细花纹,中为卷草纹,上下为连珠S形纹。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0/1022/464.html



上一篇:临夏市博物馆精品文物赏析——清代嵌珐琅彩缠
下一篇:末代皇帝溥仪,精通文物鉴定?启功意味深长大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