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这才是未来古董文物鉴定的方向(2)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所以这些所谓的专家遇到疑似出土的高仿品,只能凭感觉、凭故事在鉴定,遇到问题交给机器检测,机器检测人为的因素很大,所以才有今天的混乱局面。

所以这些所谓的专家遇到疑似出土的高仿品,只能凭感觉、凭故事在鉴定,遇到问题交给机器检测,机器检测人为的因素很大,所以才有今天的混乱局面。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古美藏社


如果一个资深藏家或真正的鉴定家,不具备起码的传统实践眼学,不以标本作为基础,不以正确的实践作为基础,就会发生收藏满屋子的做旧赝品。更会发生拿去52件(实际是高仿)瓷器到检测中心,有48件元素符合较好的笑话。

如果传统实践的真正眼学放在首位,微观老化痕迹配合鉴定,还会发生这样的笑话吗?这充分说明他们根本不具备传统实践眼学的能力。任何事不要单一的、很极端的看待问题,要综合全面的去看。

多参考一个很科学的鉴定途径或有效的方法总是好的,不要唯我独尊,老子就是天下权威第一,这样风险会更大。


不管怎样说,微观老化痕迹学是传鉴别统演变到文物而来的一门新学科,但它是在我们传统眼学鉴别文物的基础上,借用微观放大进行观察器物老化特征分析的。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学科。

微观老化痕迹的鉴定范围很广,包括:青铜器、漆器、木器、古陶瓷、玉器、字画等等门类。很多人一提微观就马上想到看气泡,其实这种单纯的看气泡的鉴定方法,除自然老化变色泡和破气泡有参考价值而外,气泡的大小、疏密、气泡的界限等并无什么可参考的价值。

不要动不动就先拿一个单纯的气泡图片来说问题,这样的微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要研究微观是观察物品经历漫长岁月侵蚀留下的老化痕迹特征,并不是拿个双管放大镜,去看气泡的大小或疏密分布,这只能给整个微观老化痕迹的鉴定体系带来误解。

一个成熟而有独到见解的文物鉴定家,首先具备传统实践(标本为基础)的基本功,这不光是首先甄别真赝品的问题,关键还有艺术价值、文化断代、文化含量等一系列的问题。

现在我国很多科研院所之所以频频出现问题,就是这些科技研究人员不具备传统实践的功夫。单一的搞科研,最后闹了很多笑话,甚至成了阻碍文物科技研究的绊脚石。

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曹教授他们就很早认识到这些弊端,非常注重传统实践与科技研究相结合的思路,这是令人欣慰的。现在司法部准备批准成立这种综合鉴定的机构,可以作为法律依据的科研单位,据说他们很注重传统实践眼学与微观痕迹老化科学相结合的原则,并以机器(元素)检测为科研辅助。大力发掘故宫博物院和民间的传统实践实力派专家。这说明他们都把传统实践纳入到最重要的位置。

这里要说明的是,传统眼学与传统实践眼学并是不一样的,传统眼学多是以书本知识为主,闭门造车基本接触不了一线出土标本和高仿市场,后者才是我们尊崇的,也就是理论加实践的传统,而不是光理论不去实践的传统。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家族

(图文自 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收藏家大视野”。谢谢合作!)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1/0208/518.html



上一篇:收藏家低价买来一破盘子,鉴定后发现是文物,
下一篇:最低调的文物专家鉴定3次皆为赝品,他50元买下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