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走进死胡同的文物鉴定,未来方向在哪里?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最近几年,关于用哪种鉴定方式来准确鉴定文物的争论持续了很久,文物体制内的考古派、博物馆派、学院派等各派各说各有理,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体制外的民间派别如

最近几年,关于用哪种鉴定方式来准确鉴定文物的争论持续了很久,文物体制内的考古派、博物馆派、学院派等各派各说各有理,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体制外的民间派别如电视明星专家派、收藏协会派、实战收藏研究派、国宝帮派、普通收藏爱好等分歧也很大。


主要争论点是:收藏理念、传统理论眼学、传统实践综合学、科技手段鉴定学、微观老化痕迹鉴定学。有人说是鉴定权威之争,是话语权之争,更是经济利益争。但这样的结论很不准确,我们要知道的是上述鉴定方法之中,那一种手段是最有效和最比较接近准确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谈文物有效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否则都是空谈。

适合收藏民众的文物鉴定是传统实践眼学派,很简单的道理,全方位了解了文物的多样性和出土坑口的各种特性,加上对各种层级仿品的对比研究,才会准确的鉴定文物。这也是传统实践眼学鉴定方法之所以实用的科学性。当然,单纯只推崇传统实践眼学鉴定方法,也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发生法律纠纷和文物犯罪定案量刑就会遇到尴尬。法律是讲实实在在证据的,具体要落到数据和物证对比上。传统实践眼学鉴定方法在法律应用方面,根据文物法规定:三个文物鉴定专家认可一件文物的真伪才可以作为依据。而我们要说的是“传统实践眼学鉴定方法”仍然不排除有文物专家的人为因素。那么怎样才能万无一失的确定一件文物真假呢?无疑是文物综合鉴定方法,即:传统实践眼学方法+科技检测法+微观老化痕迹方法。这也是今后文物鉴定发展的趋势。


随着网络电子科技的发展,为了缩短鉴定者的距离和时间,文物鉴定可以是实物面对面的鉴定,也可以通过网络高清晰电子图片来鉴定。现在流行网络文物交流和鉴定,可以是电子图片,也可以是高清远程视频。这种便捷而安全的方式是好的,但所上的标本还是实物一定要高清全面,比如文物的整体图、正面图、背面图、地足图、顶图、器内图,局部图、微观图、断面图(针对残器标本)等尽可能全面,还有室内灯光、自然光、闪光灯三种拍摄环境下的图片对比。这样才能看的仔细全面,才能准确的做出鉴定。


无论是实物还是网络电子图片文物,我们首先传统实践眼学鉴定必须过关,再用微观老化痕迹原理进行检验,最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碳14测定、热释光测定、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对传统实践眼学鉴定过的文物进行验证。如果都通过,那这就是可以确认无误的藏品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传统实践眼学方法鉴定的文物得过关,如果是一眼新的“大瞎活”器物,传统实践眼学这一关都过不了,微观痕迹老化十有八九是过不了、机检测就更就无意义了。这是因为仿家可以对高精仿品文物完全可以利用手段来针对科技检测仪做假,使之在胎料配比、釉料、釉彩成分等符合或者接近检测依据范围。国家一些机构的文物科技实验检测合格的文物,在行里并不认可,甚至被嘲笑连低级仿品都达不到。说明检测仪器操作的人员不懂传统实践眼学鉴定文物,更不懂高仿文物原料经销商按照要求配料的事实。明明一眼假的仿品被检测成到代真品文物,就不足为奇了。

正经的文物收藏圈子流行一句名言:真品往往是一眼货。实在看不“死”的文物或者保险起见,才利用科技检测手段进行传统实践眼学鉴定结果的印证。由于微观老化痕迹鉴定方法还在实验阶段,在正经的行里还很陌生。一般情况下正经的行里和圈子里都信奉“眼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科技仪器检测的。这就好比简单感冒社区医院买感冒药就可以解决,何必要去做全面的CT、血常规等等一系列检查后再开药治病呢?器物在开门但有异议的情况下,需要综合判断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国家瓷器鉴定今后发展的唯一方向,因为这牵扯到将来法律采信证据的实质问题。现在之所以乱,法律无法最终采信有效的证据,主要的是现在鉴定界真正具备传统鉴别传世、出土瓷器(标本)的能力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为什么不具备?就因为不像一些藏家、去一线采集真正出土的标本实物,去研究真正出土的标本特征,去真正到高仿一线了解做旧的高仿品,以及去对比它们的各自特征。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1/0208/520.html



上一篇:最低调的文物专家鉴定3次皆为赝品,他50元买下
下一篇:妇好墓出土后,专家用文物判断出她的容貌,还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