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马王堆发现稀世文物,价值不输素纱襌衣,出土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众所周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了价值不菲素纱襌衣。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超级的轻量级别。其实是由精缫的蚕丝织造而成的,所以才会如此的轻盈剔透。又因为

众所周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了价值不菲素纱襌衣。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超级的轻量级别。其实是由精缫的蚕丝织造而成的,所以才会如此的轻盈剔透。又因为物以稀为贵其价值可谓“连城”。
但可与之媲美的还有一件旷世奇宝,那就是马王堆发现稀世文物,它就是漆纚纱冠。相信大多数人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文物,更别提见没见过这个文物了。如此稀世珍宝,那它究竟长着什么样子呢?接下来我们就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漆纚纱冠是西汉时期的一种官帽,其长度为24.4厘米,宽度则为26厘米,还有两边的垂翅长度则为8厘米,那问题来了,先不说西汉有那么多中官帽,为何漆纚纱冠它如此优秀。古往今来,官帽何其之多,它又凭何能有如此地位?
漆纚纱冠,一听这名字就觉得这顶帽子规格真高,果不其然,这顶漆纚纱冠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乌纱帽。其制造技术也是非常的高超,因为这种乌纱帽是武官佩戴的,要知道武官可不是像文官那样子只是再高堂之上动动脑子分析国家大事,而是要真刀真枪的上战场于敌人厮杀个你死我活,这乌纱帽要是质量不好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顶漆纚纱冠,除了要有高超的编制技术之外,还要有特殊的材质来制造,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样的道理,那要怎么才能制作一顶既能显示武官的深沉严肃,同时又能舒适要耐用呢,既然是武官,总不能跟普通士兵一样戴着超级重的帽子指挥三军作战吧?这对于古人来说这是个问题,但此文物的出土,证明古人不仅智慧高超,而且心灵手巧。
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其制作,顶级的工匠终于制作出一款比较适合武官佩戴的官帽了,毕竟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漆纚纱冠采用了当时的一种不外传的技术工艺,即髹漆工艺。顾名思义,看到“漆”字会联想到什么呢?有人是不是喷油漆呀但在古代还没有油漆的时候,那么他们喷了什么漆呢?

古代没有油漆,他们喷的则是一种天然的生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其实在古代的时候,生漆制品并不少见,但这项技术在当时是属于某一个神秘家族的,从来没有外传过。后来这个大家族逐渐销声匿迹,以至于后世之人没有会这一项技术的人,甚为可惜。
在当代社会技术之下,研究人员对这一髹漆工艺还未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这项技术又早已失传。所以博物馆对着顶顶漆纚纱冠甚是保护措施到位,见证了两千多年历史的顶漆纚(xǐ)纱冠也已经垂垂老矣,为了避免其在灯光和空气之下而受到损害,博物馆便将其密封在盒子里面。

能见证这项技术的只有这一顶漆纚纱冠了,所以其价值不输素纱襌衣。博物馆为了保护这顶漆纚纱冠更是明文规定:不对外展出,为好好保护它。至今为止,这顶漆纚纱冠出土后从未“展出”。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1/0319/588.html



上一篇:文物鉴定公司办理的要求流程
下一篇:青海:会签意见聚焦文物保护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