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村民说:我是崇祯帝仅存血脉,专家鉴定文物后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个很特殊的时代,首先它是一个很有节操的时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管后代怎么质疑这句话,但明朝确实是一个有骨气的朝代。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兴旺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个很特殊的时代,首先它是一个很有节操的时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管后代怎么质疑这句话,但明朝确实是一个有骨气的朝代。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兴旺和没落,这是历史规律,皇帝不会是由一个家族做到底,人常道:富不过三代,帝王家族都传承十几代了,没落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抹杀明朝皇帝的历史功绩。
崇祯帝是一个悲催的皇帝,作为大明的第十六代继承人,此人虽然天赋一般,但还算勤奋。他剪除魏忠贤羽翼,让其孤立,然后将阉党一百六十多人或处死、或戍遣,他做这件事令百姓拍手叫好,然而,太晚了,接力棒传到他这一代时,大明已经积重难返了。
阉党就像朝廷的蛀虫,危害是极大的,开始阉党可能会给皇权代去一些便利,时间长了蛀虫就会将国家的根基侵蚀,让国家从根部开始烂掉。就算最后一个皇帝是明君,铲除了这些势力,只怕朝廷这根“柱子”也会轰然倒塌。

自崇祯元年起,中国北方就大旱不断,五年饥荒,六年大水,七年蝗灾,蝗虫遮天蔽日吃掉所有庄稼,在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百姓死亡过半。
从崇祯元年开始灾难一直没消停,到了崇祯十四年,华北各省突然瘟疫,十个人死九个,很多城市都成空城。
因为没法生活下去,农民就不断起义,朝廷一边赈灾一边镇压农民起义,而国库的银子又一天比一天减少。朱由检还是个年轻人,他沉不住气,开始滥杀,总督、巡抚这样的大官都被他杀了十六个,那些小官更是想杀就杀,朝廷人心惶惶。
崇祯十六年六月,李自成围困北京,明朝面临灭顶之灾,崇祯帝杀死他的亲人,上煤山准备自缢,他说,他死之后尸体随便李自成怎么处理,只要放过他的百姓。崇祯帝也算是一个好皇帝,只是时运不与他方便。

在崇祯帝临死前,太监说了一句,如果忠贤在世,事情不会到这种地步。崇祯什么也没说。
大约魏忠贤确实有些真材实料,更重要的是他肯定比吴三桂忠心。
崇祯帝有七个儿子,有四个儿子死了,还有三个儿子,崇祯立长子朱慈烺为储君,封朱慈炯为定王、朱慈照永王。
崇祯帝死后,这几个儿子去哪了呢?
朱慈烺在北京陷落后,就与定王朱慈炯逃亡到外国家,他们希望外公能救他们,看在血脉亲情的份上。但世态炎凉,他们外公想保命,就将两人赶了出去。

他想在李自成到来之前跟他们划清界限,这外公还不坏,没将两人交给李自成邀功请赏,然而当两人投奔到大官家时,以为大官会念在皇帝对他们很好的份上帮他们找个藏身之处,结果大官第一时间将两人绑住交给李自成。
太子是活不成了,因为他是离皇位最近的人,李自成第一时间杀了他,而定王李自成用他做人质,在明军列阵的时候放在前面当炮灰,他想让明军投鼠忌器,尤其是吴三桂率领的军队。
可惜李自成低估了吴三桂的无耻,吴三桂连他爹都不要了,还能要定王?结果李自成打败了,定王却活了下来,因为李自成发现不能让他白白牺牲,就带着他逃亡南方。
李自成逃亡的路上都带着定王,因为他发现打着定王的旗号可以反清复明,召集部队,而且也更有号召力,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定王也很难活下来。

永王朱慈照是唯一没被发现的,大约存在感太弱了,大家视线都集中在太子和定王身上,没人发现永王朱慈照成功逃亡,逃到没人知道的地方驻扎下来,将皇室血脉繁衍下去。
至于定王究竟逃亡哪里了?这没人知道。
今年来在贵州遵义一个偏僻的山村有一位村民,他们展示了自己家族的文物,说是明朝崇祯帝嫡系血脉,是他的亲儿子永王朱慈照的后人,是永王的嫡系子孙。
这可把专家激动坏了,他们赶紧去这个村里查看永王遗留下来的宝物,这个村民叫邹代林,说祖先为了避难把朱姓改为邹姓。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