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物鉴定与鉴赏》征稿[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收稿[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数据[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栏目[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刊物[05/29]
文物鉴定与鉴赏发表论文(文物鉴定与欣赏)(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这两次创作里,范曾显然犯了常识性错误,是他文化修养不够的表现。面对这两次错误,沈从文善意提醒,没想到引来范曾的冷风热潮,范曾说:你的那一
这两次创作里,范曾显然犯了常识性错误,是他文化修养不够的表现。面对这两次错误,沈从文善意提醒,没想到引来范曾的冷风热潮,范曾说:你的那一套早过时了,收起你的那一套靠边站,上级批准我这么画!沈老听后,气得两眼通红。
第二、范曾被爆出用流水线作画,给艺术品市场上放行了数量庞大的商品画,让收藏者的财富大大缩水。
2009年,一位著名报社的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采用图文并茂的,爆料范曾流水线作画。
从图片可以看出,范曾先在墙上并排铺好10几张宣纸,然后像加工零件一样,依次在每张宣纸上作画,先统一画出人物的头,再画出面部和身子,再画出手脚和服饰,最后统一设色,画出简单的背景,每一幅画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人们收藏绘画作品,目的是为了保值升值,对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要求很高,它们是保障作品升值的必备条件。
范曾这种千篇一律的商品画跟“物以稀为贵”背道而驰,谁买谁将来会倒霉,想让升值保值只能是奢望,收藏者只能哑巴吃黄连,烂在手里。
第三、范曾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喜欢自吹自擂。
范曾说过的大话大多出自《范曾自述》一书,主要有:
假给我三十年光阴,可超越八大山人。
如果再给我20年,四库全书我可以读800卷,成为文史第一人。
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画有六品,一品是画家,二品是名家,三品是大家,四品是大师,五品是巨匠,六品是魔鬼。范曾自评为坐四望五,在范曾眼里,他的水平位于大师和巨匠之间。
面对这样自负,这样自吹自擂的范曾,听者除过开怀一笑之外,恐怕没有人会在意他说话的真假。
鉴赏能力全凭一个悟性?
首先,感谢题主提出了一个好问题。而回答者认真答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整理思路,积累素材和提高水平的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放一张图,先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红山文化器形的“神韵”。再一步步进行解答。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完全没有什么神秘莫测的意思,也不涉及什么虚无飘渺的“悟性”。那么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五花八门,众说纷纭呢?关键在于对“神韵”这两字词的理解上。因为每位答题者对什么叫“神韵”均有不同理解,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答案。那么要知道“神韵”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不深入了解这两个字的字义,而要准确把握其字义,又不可以不追根溯源到其古义,即其字源甲骨文或者金文。以下便先对“神韵”两字进行解读。
一、神字:从电到光神字好解。神的本字就是“申”。参见下面《字源》附图。那么申本意就是电,也含有光的的意思。我们看字源也可以知道,申和电的甲骨文和金文完全相同。而因为谈古玉并不涉及电,那么我们就取申的含义为“光”。人眼可以看到光,光就是视觉。
二、韵字:和谐的声音或者引申为“和谐的光”韵字不好解,韵为韻的简化字。韻=音+员? 还是=音+(貝+口)? 或是=音+(口+目+八)?而员、貝和目都是比较难解读的字。员甲骨文带有鼎的意思。貝不仅仅是“贝壳”这么简单。而目更不仅仅是指眼睛,否则“目录”之类不好理解。不过这里我们不深究,暂时采用《字源》中的说法:“韵”义为和谐的声音。而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申的意思就是光电,光影,那么可以推论,神韵,就是和谐的光影,和谐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参考“音+员”的构字原则,我们实际上可以根据字义造出一个合成字“光员”。
总之,以上就是所谓“神韵”的根本解读:某种和谐的光影视觉效果。那么以红山文化为例,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引用华夏红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潘先生的观点。(本文所展出的红山器形图片也来自潘先生所授,在此深表感谢!)潘先生指出,所谓的神韵就是:
在红山器形中,以一种特殊的工艺,挖出来的雕工, 它在视觉上可以有一种3D的立体效果。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神韵。以下看看文章开头的红山太阳神眼部附近的“神韵”细节图。
这里再顺便多说一下,这种特殊的工艺是什么呢?就是红山器形中以U形槽挖出来的工中工,也就是瓦沟痕。这一点实际上就是红山真品鉴定的一个标准。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2/120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