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文物鉴赏】大泉五千:据说仅存两枚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泉五千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传世极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发现的也是非常的少。2011年,嘉德拍卖行曾经秋季有一枚拍出品,估价20-35万元,但是没有成交


大泉五千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传世极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发现的也是非常的少。2011年,嘉德拍卖行曾经秋季有一枚拍出品,估价20-35万元,但是没有成交。

中文名:大泉五千

类别: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成色年代:公元239-246年

估价:20-35万元


大泉五千铸造于三国吴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是一种虚值大钱。其钱文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钱五千,是为继王莽新朝后最大的虚值钱。


大泉五千的铸制背景乃为孙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采纳谢宏的建议开铸大钱,又于赤乌元年(公元238年)春铸当千、二千、五千大钱,传世也较少。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各地诸侯、豪强纷纷割据自治。各个地方政权为了支撑军事开支,铸造各种虚值货币,对民间百姓进行经济上的掠夺。

当时,货币铸造非常混乱,铸造了大量的虚值货币,大泉五千也在这一时期面世。可能因为大泉五千面额较大,流通受阻,所以铸造量极少,存世更是稀有。


目前,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两枚大泉五千,是古泉大家沈子槎(chá)和戴葆庭捐赠。据说其中一枚是在1912年,在上虞县百官镇龙蚌二山之间出土。

2010年,湖南郴州市文物管理处考古工作者对梨树山丁家坳组安置房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1枚大泉五千和2枚大泉当千,这一出土也弥补了史料的不足。

由于一直没有文献记录,大泉五千一直以来争议都很大,后来根据出土实物资料以补史缺。在当时,大泉五千可以抵五铢钱一千枚,大泉五千面额太大,发行可能遭到民众抵抗,当时可能就下令停止铸造。官府也是作价回收,仅有少量大泉五千流入民间。所以存世稀少。其实,同一时期铸造的大泉两千,也是比较少见的。

大泉五千是名副其实的稀有货币,应当如何鉴定它的真伪呢?且看笔者细细道来。

书相一眼就可以看见,大泉五千的面文是“大泉五千”四字,篆书书体,旋读,光背。其字书写中规中矩,笔画清晰鼓凸,横直竖立,无粘无连,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真是该泉典型书相。

无需细表,品其文,识其书,本品书相端美的感觉特别明显,据此可以判断,它是东吴时期官方铸造的古钱币。

仔细观察大泉五千,可以发现:它的铸造工艺非常的工整、精美,直径大约为40.01毫米,重约15.45克,厚薄适中,穿口较广,类后来的折十形制大小,这类应该是大泉五千中的大型古钱币。

继续观察铸造工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再看字廓,深竣挺拔,轮廓清晰,窄缘规矩,鼓凸更是自然而有度,毫无做作之态。

综上所述,无需赘述,观铸识体,像这种精整铸相的古钱币,带有典型的官方铸的特征,是正品无疑。

不难看出,大泉五千锈痂裹缚,是出于北方生坑窖藏。正因为如此,其锈紧实,皮壳叠嶂而老道,锈色纯真,分布凸显自然。测其锈质,亦是坚硬不糟,紧缚钱体。薄锈之处,包浆老熟,亦可见铜色略为泛红,乃鲜明青铜质质地,铜色则是十分熟旧。毫无疑问,此等锈相,一派自然天成昭然,当是正品无疑。

综上所述,大泉五千制式标准,三相一材,当可成为鉴定大泉五千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0/0805/397.html



上一篇:「文物鉴赏」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辽朝钱币
下一篇:快来淘宝!全国流散文物艺术品鉴赏交流活动11月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