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物鉴定与鉴赏》征稿[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收稿[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数据[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栏目[05/29]
- · 《文物鉴定与鉴赏》刊物[05/29]
虎虎生威——长治市博物馆馆藏金代虎形瓷枕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虎虎生威——长治市博物馆馆藏金代虎形瓷枕赏析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17期 王楷(长治市博物馆) 摘要:历年来,山西长治地区出土了较多的金代虎形瓷枕,这些瓷枕造型生动,
虎虎生威——长治市博物馆馆藏金代虎形瓷枕赏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7期 王楷(长治市博物馆)
摘要:历年来,山西长治地区出土了较多的金代虎形瓷枕,这些瓷枕造型生动,纹饰精美,为研究金代长治地区的民俗、工艺美术和制瓷业提供了实物资料。白地黑(褐)彩是其重要的装饰技法,创造性地将绘画艺术和制瓷艺术相结合,整体装饰呈现出水墨画的效果。文章以长治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瓷虎枕为例,对其文化内涵、功用、装饰艺术、窑口以及工艺进行赏析。
瓷枕始见于隋唐时期,一般为夏季寝具,由枕面、四壁和枕底构成,枕面前低后高,枕内中空,种类有青瓷枕、白瓷枕、绞胎枕、三彩枕等。宋元时期烧造出现了兽形枕、建筑枕和人形枕,金代还烧造了特有的虎形枕,造型别具一格。虎形枕是兽形枕的一种,枕的外形较大,造型生动形象,枕背装饰着精美的图案,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寝具深受百姓的喜爱。
1虎为百兽之长
虎为百兽之长、山兽之君,在东汉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说法了。据《风俗通义·祀典》所言:“虎更属阳刚的动物,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以老虎制作的图腾向来作为避邪之物。老虎不仅形态魁伟、毛色美丽,而且嗅觉发达、行动敏捷。老虎威猛,且又刚强无比,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既是可怕的猛兽,又是可敬的圣兽。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虎已成为“智”“勇”“力”的象征,深得人们的喜爱,它的形象也被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小孩子穿的鞋子、枕头、帽子和日常玩具等。宋金时期虎枕流行,据我国古代民间传说,睡虎枕可使群邪辟易、百毒不侵,有护身安神的作用。在中国四圣兽中,白虎经常跟青龙相提并论,成为降服鬼物的重要组合,所谓“云从龙,风从虎”。
虎形瓷枕具有消暑、怡神、嫁妆、陪葬的实用功能,同时百姓也赋予了其辟邪、祈福、镇宅的文化内涵。发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彪悍勇猛,擅长骑射和打猎,他们视老虎为民族强盛的图腾,在金代就有了“龙床虎枕”的说法,所以虎形瓷枕基本都出自金代。
2馆藏虎形瓷枕赏析
长治市博物馆馆藏有一批精美的金代虎形瓷枕,笔者选择其中几件一级文物,对其进行赏析。
2.1金代开光喜鹊登枝纹虎形瓷枕
金代开光喜鹊登枝纹虎形瓷枕(图1),重2.17千克,通高10.6厘米,底长34.1厘米,底宽13.9厘米。卧虎形,平底,底无釉,枕面开光墨绘喜鹊登枝纹。此瓷枕造型古朴,卧虎生动,老虎匍匐于地,缩颈低头,锁眉鼓眼,虎嘴紧闭,粗短的前肢垫于颔下,双耳平贴于两侧,目光炯炯,正聚精会神,伺机出击,神情逼真。该枕色彩运用巧妙,眉骨以白色为地、黑彩点画,眉骨粗大隆起,器眉浓重,以夸张手法表现了虎的威猛。眼底为白色,瞳孔为酱黄色,用黑彩点画瞳孔的外圈和中心以增加眼神。周身黄地黑纹,头部的皮毛斑纹以密集而颤动的笔墨画出,虎身、虎腿、虎尾上的斑纹舒展并朝着一个方向飘动,这些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增加了跃动感。
2.2金代开光虎纹虎形瓷枕
金代开光虎纹虎形瓷枕(图2),重2.55千克,通高10.9厘米,底长36.1厘米,腰宽15厘米。卧虎形,以虎背为枕面,枕面前低后高、中间微凹,平底,枕底无釉。胎质细密,呈灰白色。枕面开光墨绘虎纹,虎头及虎身以黄彩为地,上绘黑彩来表现斑纹。瓷枕构思巧妙,别具匠心,把生活中凶猛的老虎塑造成安详、可爱的形象,以适应人们休息的环境。特别是其绘画艺术,画风粗犷流畅,神形皆备,虎枕再画虎,真可谓“虎虎生威”。
2.3金代开光竹雀纹虎形瓷枕
金代开光竹雀纹虎形瓷枕(图3),长治市长治县宋家庄M27出土。重2.44千克,通长31.07厘米,通宽14.00厘米,通高10.91厘米。卧虎形,以虎背为枕面,枕面前低后高、中间微凹,平底。枕面饰褐彩开光竹雀纹,周身黄地黑纹,外施透明釉,底无釉。该枕造型生动形象,做工精细,彩绘颜色鲜艳,釉面莹润光亮。其绘画艺术精湛,枕面以精致的竹雀纹装饰,虎身斑纹用疏朗的黑彩线条勾勒,画风流畅,图案精美,带有工笔意味。
2.4金代开光莲石鸳鸯纹虎形瓷枕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2/040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