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之难(4)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除了税收问题,海外文物的回流还面临着真伪的问题。如今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大量的中国文物也通过各种途径开始“回流”到国内。据统

除了税收问题,海外文物的回流还面临着真伪的问题。如今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大量的中国文物也通过各种途径开始“回流”到国内。据统计,过去20年间,通过拍卖回流的文物超过10万件。而在目前的中国内地拍卖市场,海外回流文物已超过30%,利润也占到50%。在这些回流的艺术品中,当然不乏珍贵的文物精品,但更多的却是高溢价的平庸藏品和大量赝品。

据了解,现在国内拍卖公司到海外征集拍品,国内收藏投资机构从海外拍卖行拍获带回国,以及海外人士将文物捐赠给国内博物馆——这看似简单的三种海外文物赝品回流渠道,背后常有“曲线救国”的利益输送。很多造假商人也开始利用“海外回流”曾经积累下来的“好名声”,转而将高仿品渗入其中,谋求暴利。内地制造的现代赝品先经包括拍卖行在内的古董商以“仿古工艺品”送出海外,一到海外古董商手中马上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为“文物”;或“自我征集”带回国内拍卖,那些入关的手续就成了“回流文物”的凭证;或委托海外拍卖公司拍卖自我拍回,再拿到国内拍卖,这就成了“回流文物”。这类问题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真正的文物回流。

在大量国宝的归途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通过各种努力去解决,促进相关国际公约、国际法律和国内法律的完善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国际上如何追索流失文物

文物流失是近代中华民族一道醒目的伤口,其痛持续至今。尽管如此,对流失文物的追索,却并不只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类似,希腊、意大利、埃及、埃塞俄比亚等文明古国也都曾有过文物被大规模劫掠流失的惨痛经历。这些国家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追讨文物。对此,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杨晓能表示,海外流失文物主权的归属与追索是国际性问题,比如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希腊神庙浮雕,希腊政府一直要求归还,但至今没有达成协议,它不光涉及文物问题,实际上还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现状、法律、外交、政治关系等。

《谁在收藏中国》作者之一谢林·布里萨克认为,额尔金大理石可能是全世界历时最久的索还事件。18世纪初,英国额尔金伯爵让人偷偷拆除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殿的大理石雕塑,将其运回英国。此后,希腊人不停地向大英博物馆要求归还大理石雕塑,但是大英博物馆不断地拒绝。不过,意大利和希腊有时还是成功地索回了被掠文物。最近,柬埔寨政府要求美国博物馆归还20世纪70年代内战时被掠夺的雕塑,大都会博物馆也十分配合,同意归还。

但是,从全世界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文物追讨面临重重困难。西方国家博物馆在面对追索时,要么坚决拒绝,要么含糊其词,要么找借口搪塞,总之是不愿意归还,哪怕文物被劫掠的历史记录清晰而准确。希腊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时,大英博物馆先是说雅典空气污染严重,不利于文物保护。后来雅典市专门在雅典卫城建成室外永久性保护装置,大英博物馆又以室外保护装置影响卫城历史完整性为由,拒绝归还。埃塞俄比亚曾向英国某博物馆追讨1868年被英军抢走的王室文物,结果该博物馆称被抢的文物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能归还。

有专家指出,西方博物馆拒绝归还劫掠文物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说这些文物流失的历史本身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能改变历史;二是说发达国家的保存条件好,有利于文物保护。但这些说辞不过是借口罢了。追讨文物不是要改变历史,而是要纠正错误——抢劫是错的。

文物追索需完善相关法律与机制

“法律追索就意味着诉讼,任何诉讼都有失败的可能,我个人认为,有50%的机会,就值得诉讼。此外,启动法律追索的话,也是表达一种态度,同时给交易双方以压力。”刘洋说。

这些年,刘洋一直在关注文物追索,在他看来,比较好的一点是,目前国际上对于文物追索诉讼的时效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即改变了时效计算的起点:从物品丢失的时间开始计算,变为从知道被盗物品所在地及具体持有人的时间开始计算,即“新时效规则”。在美国,有好几起文物追索的案子都适用了新时效规则,“我想今后如果这一点可以成为国际共识的话,那么我们追索文物就会比现在稍微容易些”。刘洋说。

对于过去和当今流失海外的文物,要讨回自然是有一定难度的。长期从事中外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的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认为,对文物的归属问题,文物流出国与文物流入国往往存在极大的分歧:流出国往往强调与之相关的伦理、道义,流入国则强调现行的公约及法律的具体操作。“说到流失文物的追索问题,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共识。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qikandaodu/2021/0303/563.html



上一篇:李雪梅法制文物宝藏的诉说者
下一篇:子罕以不贪为宝守宝舍美玉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