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馆藏清代牧牛图轴的微生物病害研究(2)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2.4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采用解剖针刮取少量纯化菌株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OM)下观察形态特征并拍照保存。 1.2.5基因组DNA的提取 细菌总

1.2.4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采用解剖针刮取少量纯化菌株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OM)下观察形态特征并拍照保存。

1.2.5基因组DNA的提取 细菌总DNA的提取采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BacteriaGen DNA Kit)。真菌总DNA的提取方法如下:取适量纯培养物置于100 μL微生物裂解试剂盒(Lysis Buffer for Microorganism to Direct PCR)中,于80 ℃中水浴20 min,直接作为DNA模板用于后续PCR。

1.2.6PCR扩增[11]细菌扩增的引物序列为24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3’)。PCR反应体系为50 μL,其中24F、1492R各1 μL,Taq酶0.5 μL,10×PCR缓冲液5 μL,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4 μL,MgCl24 μL,DNA模板1.5 μL,无菌双蒸水33 μL。PCR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 min;55 ℃退火30 s;72 ℃延伸100 s,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真菌ITS基因片段扩增的引物序列为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PCR反应体系为50 μL,其中ITS1、ITS4各1 μL,Taq酶0.4 μL,10×PCR缓冲液5 μL,dNTP 4 μL,MgCl23 μL,DNA模板2 μL,无菌双蒸水33.6 μL。PCR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90 s,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PCR扩增完毕,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度。

1.2.7序列比对 待测细菌的16S rDNA和真菌的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经过DNAMAN 6.0软件校正后,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进行同源性序列搜索(BLAST search)。

1.2.8酶活测定 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学系统,致使它们可以利用不同或者相同的底物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繁殖与细胞外分泌的酶相关。研究各种胞外酶活性及作用是研究微生物致病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评估《牧牛图》轴上分离得到微生物的代谢和破坏能力,采用法国API-ZYM半定量微量方法系统测定了微生物19种胞外酶——碱性磷酸酶、酯酶(C4)、类脂酯酶(C8)、类脂酶(C14)、白氨酸芳胺酶、缬氨酸芳胺酶、胱氨酸芳胺酶、胰蛋白酶、α-胰凝乳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β-糖醛酸苷酶、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氨基葡糖苷酶、α-甘露糖苷酶、α-岩藻糖苷酶的活性。该试剂盒专为研究酶活性所设计,包括4种酯酶、5种蛋白酶、2种水解酶和8种糖发酵酶。

1.2.9模拟样品的制备 挑取纯化菌株孢子,将孢子分散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放入恒温培养震荡器中,28 ℃,125 r/min过夜培养制成孢子菌悬浮液。然后用喷雾器将稀释后的孢子悬液喷洒到宣纸纸样表面,放入培养箱中,保持湿度为80%、温度28 ℃。

2 结果与分析

2.1 书画本体分析检测结果

样本的pH值在3.72~5.06范围,酸度值偏高;样本的含水率为12%,远远超出了纸张正常含水率水平;污斑样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放大500倍,可见表面布满菌丝,如图2a所示。纸张本体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微生物的孳生,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又会增加载体的酸度,这些因素造成书画本体腐蚀、破碎,如图2b所示。

图2《牧牛图》样本扫描电子显微图Fig.2SEM images ofMuNiuTu

据研究报告[12],微生物代谢中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青霉)、葡萄糖酸(青霉和曲霉)、甲酸、乳酸、延胡羧酸、丙酸、五倍子酸、丁烯二酸(根霉)等十几种酸。这些有机酸同无机酸一样可明显加大纸张酸性,使纸张变黄发脆,强度降低,是影响纸张寿命的主要因素。

2.2 分离纯化结果

书画文物Sample 1和Sample 2处共获得7株细菌和6株真菌,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已纯化菌株于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其中,F1-1~F1-3为Sample 1处分离纯化得到的真菌(图3a~3c),F2-1~F2-3为Sample 2处分离纯化得到的真菌(图3d~3f)。

2.3 鉴定结果

利用BLAST检索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提交的13个序列分属于4个细菌属和5个真菌属,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7株细菌属于4个属:芽孢杆菌属(B1-1、B1-2、B2-2)、微球菌属(B1-3、B2-3)、假单胞菌属(B1-4)和葡萄球菌属(B2-1)。6株真菌属于5个属:根霉属(F1-1)、耙齿菌属(F1-2)、裂褶菌属(F1-3、F2-3)、蜡质菌属(F2-1)和腐霉菌属(F2-2)。

单菌落培养发现:F1-1菌株(Rhizopusoryzae)在培养后期会产生黑色颗粒,而Sample 1为黑色污斑样品,故F1-1(Rhizopusoryzae)可能与黑色污斑上的污染物相关。而据文献报道[13],根霉属为纸张常见的霉变种属。同时,F2-3菌株(Schizophyllumcommune)在培养后期会产生红色色素,这也可能会导致样品表面产生红色污渍。为了验证这种推测,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详见1.2.9部分),挑取F1-1菌株孢子作为受试菌,将其分散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并将制成的孢子菌悬浮液喷洒到宣纸纸样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模拟纸样上遍布了黑色的斑点。从而,这也证实了推测的可能性,后续将采用质谱等检测手段做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qikandaodu/2021/0708/724.html



上一篇: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改进
下一篇:档案移交进馆工作之我见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