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鉴赏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云开幕式,展览同时向观众免费开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云"开幕式,展览同时向观众免费开放。

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分别遴选"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和"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进行文化交流合作,匠心独具、意义深远。

" 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展品人文荟萃、蔚为大观,完整地再现了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鲜活形态,充分展示了契丹辽文化的气势恢宏,让人们更深远地认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展览共展出吐尔基山辽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耶律羽之墓、小王力沟贵妃墓、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等出土的文物精品128件/套。文物类别多样,包括金银器、铜铁器、陶瓷器、漆木器、丝织品以及玛瑙、琥珀等多种质地。文物级别高,珍贵文物达1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6件/套,陈国公主面具、驸马琥珀璎珞、双凤戏珠纹鎏金捍腰、鎏金高士图银杯、彩绘贴金七佛木雕法舍利塔等重量级文物皆悉数到场。文物级别高,种类丰富。

展览通过鸡冠壶、马具、捺钵用具等,重点展示契丹民族转徙随时、朔漠穹庐以及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特色,同时展现辽颇具特色的四时捺钵和五京的政治制度,带观众走近"草原帝国";通过服饰类文物、文房用具、佛教文物以及著名辽墓出土文物等,展示辽在服饰配饰、文化娱乐、佛教信仰和厚葬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涵;通过陶瓷茶具、金银器、玻璃器等,展示宋辽交往,尤其是澶渊之盟后文化互通的历史,以及辽在草原丝路上留下的深刻印迹。

文物华美,内涵丰富,让观众感受真实的"契丹印象"。本文介绍数件精品文物,以飨读者:

石雕契丹男、女侍俑,男俑通高62厘米,女俑通高63.5厘米,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白音罕山韩匡嗣家族墓地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契丹男、女侍佣为陪葬用人偶。双俑低眉顺眼,男侍双手置于胸前,女侍双手捧一浣巾,表现契丹人风俗习惯与服饰艺术。韩匡嗣家族是辽代第一个赐姓耶律的汉官家族,地位显赫。韩氏家族墓地出土契丹人俑,体现了韩氏族人对契丹文化的吸纳。

白釉单孔鸡冠壶,高23.5厘米,短腹径17.8厘米,长腹径19.5厘米,底径10.6厘米,赤峰市松山区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鸡冠壶是契丹人特有盛酒水用具,因提系部位状似鸡冠而得名。鸡冠壶便于携带,满足骑马射猎的草原生活需要。鸡冠壶大多数出于契丹人墓葬中,常被视为代表契丹国俗的器物。该壶通体施白釉,壶身上扁下圆,管状壶口,略见接痕,壶口一侧为鸡冠形耳,上有一圆形穿孔。壶壁两侧自上而下缓收,腹壁斜直。

金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丧葬用面具,出土时覆盖于陈国公主面部。整体用薄金片锤击成形。面具制作精细,周边有33个穿孔,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契丹贵族死后入葬时,面部覆金属面具,一般按照墓主人样貌打造,并区分性别和年龄,身着银丝或铜丝网络。不同质地的金属面具和网络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花瓣形金盏,高3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4.2厘米,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盏为盛酒茶用具,外壁錾刻五组双雁衔花纹。鹅、雁为辽代重要祭祀物,辽代金银器频见鸿雁纹,或与契丹人"春捺钵"捕鹅猎雁的独特制度有密切关系。

驸马琥珀璎珞,内周长107厘米,外周长173厘米,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契丹人崇尚琥珀,这套璎珞出土时位于驸马颈部,反映出辽代高级贵族对琥珀璎珞的喜爱。这套璎珞并不适合日常佩戴,应用于某些神圣和重要场合。璎珞由5小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内串69件,由60颗琥珀珠和9件圆雕、浮雕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

迦陵频伽形金耳饰,通长8.8厘米,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登苏木和木特哈达出土,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该耳饰为手托莲花、浮于祥云的迦陵频伽形象。辽代迦陵频伽造型延续了唐代花叶形尾的特点。莲花纹在佛教中寓意圣洁、美好、吉祥、幸福和圆满。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zonghexinwen/2020/0709/352.html



上一篇:两个故事告诉你,溥仪的文物鉴赏水平有多高
下一篇:「每日文物鉴赏」象征天地乾坤的五铢钱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