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红芳留香陈毅与上海展中有关张茜的几件文物(2)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62年9月23日,印尼总统夫人哈蒂尼应刘少奇和周恩来的邀请访华。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外事接待,所有中国领导人包括毛泽东主席都接见了哈蒂尼夫人。所

1962年9月23日,印尼总统夫人哈蒂尼应刘少奇和周恩来的邀请访华。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外事接待,所有中国领导人包括毛泽东主席都接见了哈蒂尼夫人。所有首长夫人都身着旗袍出席了哈蒂尼的欢迎宴会。张茜穿着的金黄色旗袍在灯光下微微泛紫,让人印象深刻。

在外交的舞台上,张茜不仅靠美赢得了众人的赞许,更重要的是她的涵养和智慧,让人由衷敬佩。张茜是个认真的人,决心从事外交后,她放下了俄语,集中精力学习英语,同时“恶补”中国传统文化。

1958年11月23日至12月1日,由中国各行各业妇女精英组成的11人的代表团由张茜带队访问柬埔寨。这是中柬建交后第一支政府派出的正式访柬代表团,而且团员全为女性。西哈努克亲王亲自组织了隆重的接待,在柬埔寨国内也得到了高度关注。张茜的得体发言和端庄仪容展示了新中国女性的聪慧和美丽,完全颠覆了当时国际上对中国女性的印象。访柬之后,代表团临时应越南妇女联合会邀请,访问越南,受到胡志明主席两次接见。从1956年到1966年,张茜出国访问二十多次,在国内接待外宾不计其数,在中外友好往来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毅与上海》展中展出了张茜访柬时穿着的绿色旗袍。开幕式当天,陈丹淮仔细看着橱窗里的绿色旗袍说,这布料看着像东南亚的,说不定是用国外带来的料子在国内做的旗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长子陈昊苏和女儿丛军长大后都选择了外交作为自己的事业。此次展出的文物中,有一台军绿色的施坦威立式钢琴。1954年底,陈毅一家从上海搬往北京,也把这台钢琴一起带到了北京。这台钢琴是他们的女儿丛军的。1950年,陈毅夫妇盼到了“姗姗来迟”的女儿,起名陈珊珊。陈毅夫妇对女儿的栽培也格外用心。张茜希望女儿将来从事文艺工作,让她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但陈毅还是认为国家更需要外语人才,在这点上,张茜也很支持。“文革”时期,珊珊参军,改名丛军。父母一直鼓励她坚持学习英语。1971年,丛军去北戴河探望已重病的父亲时,张茜还拿出一套四册的英语医学课本,帮她复习英文。1972年,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帮助下,丛军作为“文革”期间第一批留学生出国深造,此后她继承父母的事业,像母亲一样成为一名女外交官。而音乐也成了丛军一直以来的兴趣爱好,这台钢琴一直留在她身边,直到一次调音师告诉她这已是古董琴了,再弹就坏了,才不再弹奏。2017年,这台钢琴被运回到上海,被上历博永久收藏。

1972年,陈毅去世后,张茜明知自己身患癌症,还是决心冲破“文革”禁锢,开始人生最后一项事业——整理编辑陈毅诗词。1964年时,陈毅曾对张茜说,他有生之年想做三件事,一是编诗集,二是编文集,三是写回忆录。然而他有生之年没来得及完成一件。张茜在动完手术,接受放疗的同时就开始整理陈毅诗词。1973年11月,张茜写就《陈毅诗词选集序言》和题后诗两首,与150篇整理好的诗词一同交付打印。1974年元旦,100本打印好的诗选成了张茜生命最后一年的新年礼物。“残躯何幸逾寒暑,一卷编成慰我情。”书已编成,但正值“文革”难以出版,直至1977年4月,《陈毅诗词选集》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74年3月20日,张茜同志辞世,年仅52岁。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qikandaodu/2021/0303/565.html



上一篇:子罕以不贪为宝守宝舍美玉
下一篇:书画的鉴真与辨伪第五讲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