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论书绝句蠡测启功的书法史观(4)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启功高度推崇唐楷,在他看来,唐楷的整体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如果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对此进行概括,亦不为过。这一点从唐

启功高度推崇唐楷,在他看来,唐楷的整体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如果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对此进行概括,亦不为过。这一点从唐代的整体书法水平来看就可进行验证。客观地来看,即便是民间的书法家,其水平也能与宫廷大师比肩。这种整体性的书法高水平与历代书法界水平相比,其特点极为突出。在唐代,无论是书坛巨匠还是民间的抄经书手,他们的楷书水平都非常高。“唐人细楷,艺有高下,其高者无论矣,即乱头粗服之迹,亦自有其风度,非后人模拟所易及者……余尝以写经精品中将字摄影放大,与唐碑比观,笔豪使转,墨痕浓淡。”启功认为,这样的书法作品方不失为精品。在论及唐代的“经生书”时,其《论书绝句》第十一首中指出:“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雾识匡庐。枣魂石魄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同时,该诗将唐代经生书与魏晋楷书刻帖进行了对比,并且进行了尖锐批评。启功在诗末两句中,针对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一味推崇宋明刻贴的书法家,提出了尖锐的讽刺,认为这一类人只知道推崇名家却不知名家书法的精妙所在。“宋刻汇帖,如黄庭经、乐毅论、画像赞、遗教经等等,点画俱在模糊影像之间,今以出土魏晋简牍字体证之,无一相合者,而世犹斤斤于某肥本,某瘦本,某越州,某秘阁。不知其同归枣石糟粕也。”实际上,由于年代久远,刻帖与原作品相比,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失真情况。而某些书法家对于这些无法清晰分辨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却只是夸夸其谈,大讲格调高雅与古质。对于因为时代、拓工等客观因素所导致的点画肥瘦区别却要斤斤计较,反而看不起唐代那些墨迹清晰、笔法有力的经生书法,认为这些书法落了下乘。启功这种强有力的批评展示了其追求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拒绝随大流,避免了前人“书因人贵”的厚古薄今的错误观念。启功同样也不赞同按照字体形式划分格调高下的观点。启功认为,篆书与隶书并不一定就比行书、楷书的格调更高。他指出,从篆类文字发展到隶楷文字属于字体的正常发展趋势,可以对其时间顺序、字体来源等情况进行考察,但是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高下差别。因此,启功极力反对在书写过程中,刻意地把篆隶笔法掺和到行书与草书中去,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滑稽的做法。这在其《论书绝句》第九十五首中有清晰的表述:“秦汉碑中篆隶形,有人傅会说真行。逆圈狂草寻常见,可得追源到拉丁。”在启功看来,字体的流变和万物的生产变化都是一样的,是自然发展而来的。因此,后人在追求书法风格时应需要以这种自然规律为准绳,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古书。因为古书在格调上并没有高于后代的字体,强求字体的格调反而在意境上落了下乘。该诗末句同样以讽为终,把那些将点画圆的人士称之为篆法、将笔画方而扁者附会为隶法的人,视为刻意地追求书法上的姿态。认为倘若如此穿凿附会都能实现,那么自己就可把怀素草书中某些随机出现的逆时针的使转笔法,通过某些改动将其变为拉丁文了。鲜明地表现出启功对附庸风雅之人可笑做法的否定。

二、《论书绝句》对书家及书作的论述与品评

《论书绝句》通篇以诗为史,对于历代名家与名作的论述篇幅最多。启功在分析他的观点之时往往立论扎实、考据详尽,使得他的观点新颖独特。“由于启功擅长鉴定,所以他在讨论书作与书家的过程时是掌握了诸多史料的。在很多时候,启功还站在考据的立场上抒发己见,在明辨史实、不跟风的基础上,去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古人在评判书艺高下之分时,往往以人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这种做法实际上就失去了对书艺客观评论的基础。古代判断书家人品高下时,往往不是观其人品,反而是由其实际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的。以此观之“书品即人品”则有失偏颇,难以服众。在《论书绝句》第十二首中,启功讨论了“北宋四家”中蔡襄和蔡京的问题:“笔姿京卞尽清妍,摄晋宗唐傲宋贤。一念云泥判德艺,遂教坡谷以人传。”启功以为:“古之所谓德成者,率以其官高耳。此诗余少作也,当时尚不悟拼凑、调换之可笑。‘一念云泥’云云,未免过于迂腐。”故在跋文中对宋代书法的风格先展开了分析,并按照特点将其进行分类。启功认为蔡京的风格与米芾相近,客观实力和另外三人相比也不落下风,由此来区分二蔡,以便确定古人常说的“北宋四家”里的“蔡”指的是蔡京而非蔡襄。其实,启功对于“北宋四家”的说法并不关注。在他看来,古人向来喜欢在多个领域中相互排名,竞相争利,这是一种陋习,在评判时做不到客观公正,这种现象对社会的发展无益。因此,对于后人将蔡襄替换成蔡京的情况,启功认为更是毫无意义。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网址: http://www.wwjdyjs.cn/qikandaodu/2021/0409/626.html



上一篇:鉴宝师迷恋笑阳画
下一篇:秋季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青州站陈联合书法作品

文物鉴定与鉴赏投稿 | 文物鉴定与鉴赏编辑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版面费 | 文物鉴定与鉴赏论文发表 | 文物鉴定与鉴赏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